◆ 政策形勢
》2013年 《公安機關執法辦案場所辦案區使用管理規定》 公安部
對公安機關執法辦案場所的使用做了詳細的指導與要求
》2014年 《公安機關訊問犯罪嫌疑人錄音錄像工作規定》 公安部
2017年,最終實現對所有刑事案件的訊問過程進行錄音錄像
》2014年 規范使用辦案區“四個一律”專項檢查整改活動 公安部
一律直接帶入辦案區
一律先進行人身檢查和信息采集
一律要有人負責看管
一律要有視頻監控并記錄
》2016年 《關于深化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意見》 中央
執法隊伍專業化
執法行為標準化
執法管理系統化
執法流程信息化
保障執法質量和執法公信力不斷提高

兩條主線:犯罪嫌疑人辦案流程
證人、報案人、受害人辦案流程
四個中心:案件辦理中心
物品管理中心
案件研判中心
執法監督管理中心



物品管理信息化:智能物品柜;隨身物品信息化管理
案件研判智能化:視頻智能研判分析;模糊圖像處理
◆ 場景部署設計







1.登記時通過人證比對設備,進行犯罪嫌疑人與其身份證的比對。
2.在犯罪嫌疑人不能或不愿配合身份登記時,可通過相關人員信息庫進行人臉比對確認其身份;
3.也可通過相關人員信息庫的比對,查詢其有無犯罪記錄。


2. 領導遠程觀看訊問過程,并可對訊問方式和訊問策略進行指導。

1.在審訊室打開平臺即可看到已關聯的相關信息,無需重復輸入。
2.用戶一旦點擊開始訊問按鈕,系統自動開啟同步錄音錄像功能。
3. 訊問筆錄與回放視頻的同步聯動。
4.在預覽筆錄的同時,還可進行訊問記錄的案件信息、訊問信息、人員信息、示證資料、重點標記的查看。

◆ 系統特性——物品管理中心之系統功能
案件信息管理:案件同步、案件添加、修改、查閱、涉案財物登記
盤點管理:支持掃碼盤點、手持機盤點、生成盤點報告、統計盤點結果
遠程示證:定制支持證物的遠程展示,遠程調取物品圖片;在其他第三方平臺需調用物品圖片,可通過遠程圖片或文件形式進行查看。
系統管理:系統基本配置、倉庫管理、出入庫方式管理、物品類型管理、采集設備管理、公告管理、登錄/退出
出入庫管理:標簽管理、入庫管理、出庫管理、回庫管理
文書管理:定制各類文書、臺賬的生成、預覽、下載、打印功能、臺賬的模板上傳
綜合查詢/統計:各類涉案物品、月入庫、月出庫涉案財物數量統計;對涉案財物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;辦案區各類數據的報告生成導出;圖形化工具展示統計數據
日志管理:系統日志、設備日志、數據同步日志
處置管理:對涉案財物的登記修改,損毀、變質物品、涉案物品處置的法律文書拍照留檔,生成對應涉案物品出庫記錄
預警管理:無標簽提醒、入庫提醒、實時監控報警、歸還提醒、保存超期提醒、未移交提醒、倉庫容量提醒
用戶權限管理:單位管理、角色管理、用戶管理

物品精確識別:基于超高頻RFID技術,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,達到目標識別并交換數據。采用內置智能天線系統的工作臺,根據不同物品標簽的信號,精確識別物品種類。
物品高效盤點:利用RFID手持機,遠距離掃描與物品綁定的RFID標簽,可以實現在庫物品的快速識別,大大提升在庫物品的盤點效率,縮短盤點的工作時間。
異常出庫提醒:非經系統登記就取出的物品,取出后在工作臺識別時,就會進行聲音提醒。另外在離開倉庫時,還會有再次的提醒,同時會進行報警。通過以上方式可以較好的避免物品的誤取和防盜。
系統自動預警:通過本系統實現物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,包含入庫、在庫、借出、歸還、移交、銷毀等各個環節的軌跡跟蹤。系統可根據物證的狀態和案件處理措施進行分析,實現智能提醒,減少了管理員的工作量。



◆ 系統特性——案件研判中心之智能卷宗柜
? 17寸觸控大屏,高分辨率1280*1024
? 活體指紋識別,可避免各類偽造指紋
? 內置射頻天線,自動識別清點卷宗
? 支持一人一柜、一人多柜、多人一柜
? 民警日常存取卷宗,方便快捷

特點:
精確定位:采用智能陣列天線系統,實現卷宗精確定位
自動盤點:采用ALOHA防碰撞算法,關門自動盤點
指紋識別:存取卷宗均需指紋識別,人員身份驗證
智能預警:綜合卷宗流轉過程,逾期自動預警
警務對接:卷宗信息可與警綜平臺無縫對接
價值:
落實案卷安全管理責任,包括辦案民警的主體責任和法制員的監管責任
降低案卷管理執法風險,通過信息化方式對案卷使用環節精細化管理
減少案卷管理工作隱患,防止案卷管理隨意性,堵塞管理漏洞
預防案卷管理責任事故發生,確保案卷安全管理,保護民警執法安全


